近日,記者在上林縣白圩鎮(zhèn)朝韋村的工廠化水稻育秧項目基地里,看到一盤盤綠油油的秧苗整齊鋪放,青翠欲滴的秧苗在陽光下?lián)u曳,長勢十分喜人?!吧狭执竺住惫S化水稻育秧項目基地搶抓農時,積極開展晚稻育秧工作,為秋糧豐收打下基礎。
“上林大米”工廠化水稻育秧項目基地負責人黃文昌說:“我們夏季育秧的訂單是5000多畝,現(xiàn)在已經育有10萬多盤秧苗,整個場地已經育滿,正在陸陸續(xù)續(xù)出苗。我們育秧品種和品質很好,在抗倒伏、抗病方面非常有優(yōu)勢,契合上林大米的品質。”
在基地生產區(qū)內,工人們熟練地將育秧盤、育秧基質與種子安置于自動化育秧線上,隨著自動化育秧生產線的流暢運作,完成播施底土、噴淋配水、播撒種子、覆蓋浮土等工序的秧盤沿著傳輸帶緩緩移動,最終整齊地排列在育秧場地中,等待自然條件促使它們萌發(fā)。
黃文昌介紹說:“我們基地有兩條先進生產線,每年可以生產秧苗約20000畝。每年可以給村集體經濟分紅,同時給周邊農戶提供50個崗位。”
據了解,“上林大米”工廠化水稻育秧項目基地于2022年1月運營,基地生產區(qū)有2000平方米播種車間,包含育秧基質生產線、播種生產線、秧盤存放間等,還有浸種室、催芽室和2400平方米的多功能大棚溫室,室內外一批次可培育10萬盤秧苗,每年可以通過水稻工廠化育秧培育出2萬畝秧苗,為水稻種植大戶和普通農戶提供均勻、健壯、整齊的秧苗,助力農戶增產增收。
白圩鎮(zhèn)覃排社區(qū)毛塘莊村民蘇慶珍說:“育秧基地的秧苗種植長勢比我們自己的秧苗好,所以我每次都選擇來這里拿秧苗,上半年拿了一萬多盤秧苗回去種,下半年我也打算繼續(xù)在這里拿?!?/p>
藏糧于地,藏糧于技。上林縣始終將水稻產業(yè)轉型升級、提升機械化水平、提高糧食產量和品質作為著力點,做大做強“上林大米”特色產業(yè),以智慧農業(yè)為抓手,推動“上林大米”從育種、工廠化育秧、耕種收割全程機械化、大米制品加工全鏈條發(fā)展,支持“上林大米”及加工企業(yè)發(fā)展壯大。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:120330032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5120170002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(lián)網出版許可證 (署)網出證(桂)字第020號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:(桂)字第0230號
網警備案號:45010302000253
桂ICP備11003557 南寧新聞網版權所有
舉報電話:0771—5530647 郵箱:mail@nnnews.net
登錄
還沒賬號?立即注冊
點擊頭像快速登錄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