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有句老話,叫百聞不如一見。英語里也有一句俚語,seeing is believing。
兩句話表達的是一個意思,耳聽為虛,眼見為實。打破刻板印象的最好方式,就是走得近一點。
去年11月,習近平主席在美國友好團體聯(lián)合歡迎宴會上宣布,未來五年邀請五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。今年暑假,中國許多城市里出現(xiàn)了一群群外國面孔的年輕人。
來的遠不止美國青少年,不少旅游城市的網(wǎng)友發(fā)帖表示,起猛了,怎么一夜之間,身邊“長滿”了外國人?
外國人漂洋過海來中國,看到的是什么?
共享聯(lián)盟·臨平 費陸斌 攝
一
僅浙江,這一周內(nèi),就有好幾個美國青年交流團。
“知·行中國——美國高校青年代表團暑期研學項目”就是其中之一。他們的中國之行首站放在杭州,20多位來自哈佛大學、芝加哥大學、康奈爾大學等世界知名高校的美國青年與北京大學的學子,開啟了主題為“中國發(fā)展的形與勢”的研學之旅。
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擁有獨特的魅力,也最容易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。因此,7月1日,在杭州行程的第一天,就安排了非遺活動體驗。
起源于江浙一帶的滾燈,以其任意旋轉(zhuǎn)而燭火不滅得名。在滾燈制作展位前,隨著陳天祥師傅手指不停地舞動,滾燈圓潤的外形逐漸顯露出其優(yōu)美的輪廓,看得不少學生大呼神奇,甚至躍躍欲試。
共享聯(lián)盟·臨平 費陸斌 攝
很快就有了實際上手的機會。午餐時間,項目安排學生自己動手,嘗試制作尖椒炒牛肉、小酥餅等中國美食。夏威夷大學博士生Ej Patton用筷子夾起自己的作品品嘗,并用中文和身邊人分享感受,“我很喜歡山東菜,這次能自己體驗,我真的很有感觸?!?/p>
整個團的行程安排里,既有滾燈、刺繡、金石篆刻這樣的非遺項目,也有老板電器、春風動力、四季青這樣的代表性企業(yè)。
給明尼蘇達大學學生Lukas Grosse Perdekamp留下深刻印象的,是老板電器滿墻的專利。“我們參觀了很多大企業(yè),我相信它們在全球經(jīng)濟中發(fā)揮了巨大的作用,中國作為一個整體更是如此。這種跨文化的對話,毫無疑問拓寬了我的視野?!彼f。
一行人還站在被稱為全球最大“玉琮”的杭州奧體博覽城綜合訓練館樓頂,俯瞰蕭山錢江世紀城作為亞運新城的全貌,聽工作人員講述蕭山從“圍墾造地”到“杭州城市新中心”的歷史變遷。
玉琮出土,立于天地。有一瞬間,大家都忘了該說什么。
“杭州是一座氣派、壯美的城市。”來自哈佛大學的Alyssa Jean Toepfner Wagner說,她好像明白了為什么人們都稱杭州為“人間天堂”。
共享聯(lián)盟·臨平 費陸斌 攝
二
不只短期的研學,不少美國青年選擇時間更長的交換學習。
教育部設立的“美國青年使者交流學習計劃”自今年1月底啟動以來,已有近200個項目列入今年計劃,幫助不少美國青少年來到中國交流學習,親身感受一個真實、立體、全面的中國。
21歲的亞歷山德羅就是項目參與者之一。他來自美國新澤西州,是美國肯恩大學金融專業(yè)的大三學生。今年,他作為交換生,來到溫州肯恩大學學習一個學期。為了這次“沉浸式”學習,亞歷山德羅還專門請老師輔導學習了一個月的中文。
如今,在他最喜歡的中文課上,他可以每日學習新詞,親身體驗中國節(jié)日、習俗,還可以深度了解中國歷史文化。通過研學之旅,他去了杭州、北京、上海等地的多個文化地標,感受古老又現(xiàn)代的中國。
“我去了很多很棒的地方,遇到了很多人,收獲了太多美妙的體驗,改變了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。”來中國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多月,亞歷山德羅已經(jīng)愛上了中國。
你平常會通過什么渠道了解中國?很多記者都向美國青少年提了這個問題。
共享聯(lián)盟·臨平 費陸斌 攝
大部分人從來沒來過中國,只是通過電視、網(wǎng)絡或身邊同學的講述了解這個大洋彼岸的國度。新生代青年,一出生就與網(wǎng)絡信息時代無縫對接,接觸到的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。信息爆炸的年代里,親眼看世界的機會反而彌足珍貴。他們需要一個機會,用自己的眼睛觀察、用自己的耳朵傾聽。
“未來五年邀請五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”倡議要做的,正是為中美之間的交往搭建更多橋梁、鋪設更多道路,讓兩國人民多走動、多來往、多交流。
有朋自遠方來,年輕的朋友來相會,相信中國的山川之美、城市之美、文明之美,也會在一批批美國青少年的講述中,對我們共同生活的世界產(chǎn)生積極影響。
三
中國人的待客之道,從來都是充滿誠意、言出必行的。
今年以來,中美增加客運直航航班,舉辦旅游高層對話,簽證申請流程等也在不斷優(yōu)化,這都讓來中國做客變得更為便捷。
中國釋放的開放信號,遠不僅限于美國。一段時間以來,我國持續(xù)推出多項來華簽證優(yōu)化措施,包括對法國、德國、瑞士等多個國家實施單方面免簽政策、減少簽證申請表填報內(nèi)容、階段性調(diào)減簽證費、簡化來華留學審批手續(xù)、免采部分申請人指紋等,都為外國人來華旅行、工作、學習、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。
數(shù)字是最好的答案。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今年一季度,外國人來華數(shù)量較2023年同期增長3倍多,累計簽發(fā)外國人簽證證件46.6萬人次、同比上升118.8%,免簽入境外國人198.8萬人次、同比上升266.1%。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有77.9萬人次外國人出入境。大部分入境外國游客使用的都是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。這些外籍游客可以在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昆明等20個城市免簽停留6天,這足夠他們在這些城市及周邊進行一次深度游,沉浸式體驗當?shù)氐奈幕瘹v史、風土人情。
共享聯(lián)盟·臨平 費陸斌 攝
144小時的過境免簽,成了中國在全球的頂級“名片”之一。今年上半年,經(jīng)杭州口岸免簽入境的外籍旅客超4.53萬人次。隨著外國游客的增多,地接外語導游成了香餑餑。年初以來,90后英語導游付偉平已經(jīng)接待了不少外賓團?!澳壳?個月有20多天在外面帶團,主要負責外賓接待?!彼f。
“China Travel”,更成了不少外國博主在海外社交媒體上的“流量密碼”。短則十幾秒、長則一小時起步的vlog里,“小老外”變身“特種兵”,早上還在故宮,下午就去了長城,晚上腳步不停歇,繼續(xù)折返三里屯。
食、住、行、游、購、娛,旅游一個字都離不開。外國人或許會吐槽自己在重慶迷失找不到出口的糗事,卻很少抱怨在中國旅游的不便。今年3月,《關于進一步優(yōu)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》正式施行,更好滿足包括外籍來華人員在內(nèi)群體多樣化的支付服務需求,被外國游客視為難題的“無現(xiàn)金”支付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。
7月4日,外交部發(fā)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。有記者提問,如何評論一些外國博主發(fā)明的網(wǎng)絡熱詞“city不city啊”“好city啊”?
毛寧的回答,也是大部分中國人的態(tài)度,“中國就在這里,歡迎大家來?!?/p>
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:120330032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5120170002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(lián)網(wǎng)出版許可證 (署)網(wǎng)出證(桂)字第020號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(jīng)營許可證編號:(桂)字第0230號
網(wǎng)警備案號:45010302000253
桂ICP備11003557 南寧新聞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
舉報電話:0771—5530647 郵箱:mail@nnnews.net
登錄南寧云賬號
登錄
還沒賬號?立即注冊
點擊頭像快速登錄
請輸入驗證碼